0%

“远在孩童学会如何讲话得体、如何从事哲学性的思考前,他就早已经习惯这个世界了,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 《苏菲的世界》


  细算起来,升职当爹也一年半有余,虽说在照顾孩子方面是查缺补漏的后备军,但多少也积累了些许的体验。

  通常情况下,照顾孩子是一个考较细心和耐心,考验情绪管理能力的工种。每个人在熊孩子状态现身时的应对策略多有不同,但终归要比拼一下决心和忍耐力。感性主导的时候一个收不住就可能爆发激烈的跨代冲突,理性如我的则时不时的会发出“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的人生三问。

  既然照顾孩子是个磨练意志的事,那除了责任和义务之外,还有别的意义可以探求么?在发出人生三问之后我经常会思考这个问题。常规的答案可能是“记录和体验孩子成长过程,保留很多幸福时光的记忆”、“积累孩子与父母间的爱与亲近感”、“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等等。

  对于一个有事没事都喜欢成天瞎琢磨的人,这些答案显然还差点火候。终于有一次,在被宝贝领着在草地上来回踩着草玩了足有半个多小时的某一时刻,在即将迸发出人生三问的同时,我突然领悟到:都说父母在引导孩子成长,在某种意义上讲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引导父母成长呢?

  在《苏菲的世界》的开篇,作者提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而婴儿恰好就是好奇心泛滥的生物。听到洒水车的声音就热情似火的冲到落地窗边看上好久,捏着地上细小的昆虫尸体玩上半天,围着小狗狗转来转去,在草地上踩啊踩啊地不知疲倦,我家宝贝用自己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换个角度看,从孩子的眼里和从成人的眼里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好奇心则是孩子和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由此而来的,为了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就需要父母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和看待世界。而在某些情境下,通过孩子的引导,父母重新唤起了对世界的好奇心。

  不夸张的说,作为世界发展的原始推动力,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特质。可惜的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消磨下,大多数人都变得将世界视为理所当然。苏东坡讲,“天真烂漫是吾师”,这种赤子之心何其珍贵。也许回到孩子身边是唤回这些特质的最佳姿势。

  在很多时候,也许缺乏反思,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身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角度讲,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对人的性格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我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因为某些情境,会想起小时候,想起父亲,想起自己已经逝去以及即将逝去的那些部分,感慨啊!因为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产生的这种共情,让我回忆起了很多成长细节,而面对子女教育的问题,也不得不就近以自己为例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成长的过程。我相信这是真正在子女教育上投入思考的父母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因为孩子,父母们再一次寻求认识自己的机会,而自省是自我成长方面的关键素质。于是,又一次的,因为孩子,父母们得到了人生中二次发育的机会。既然照顾孩子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为父母的还有什么理由逃避而不去做呢?

  好了,怀疑人生的时间结束了!宝贝醒了,又该我出场了!嗯!加油!

(写于2019年7月17日)

  最近在读一本哲学入门的书籍,名字叫《做哲学》,读的很爽。

zuozhexue

《做哲学》封面

  有时合上书本,我会琢磨这阅读快感从何而来,想来想去,大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和以往看过的以哲学史、哲学家为线索阐述哲学观点的方式不同,这本书是以核心问题作为出发点来组织材料。

该书围绕以下六大问题来展开介绍各个流派的哲学观点:

  • 心身问题,即人的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 人格同一性问题,即在经过一些变化之后如何判断一个人与之前相比仍然是同一个人;
  •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问题
  • 道德相对主义问题,即是否存在绝对的道德标准;
  • 恶与上帝的存在问题,在恶存在的前提下是否还有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上帝);
  • 怀疑论问题,人是否能够获得一个既全面又融贯的世界观(信念系统);

通过这种内容组织方式,知识点得到了很好的串联,相对于以哲学史为线索罗列哲学家的观点而言,逻辑思路更紧凑,比较容易帮助读者建立一个知识脉络。


2、该书的另一大特点是采用了大量的思想实验和一部分现实事例来引导读者针对某些观点做逻辑思辨。

  一些国外作者在著书的时候喜欢在观点间穿插大量的细节事例和个人感悟,虽然可以一定程度辅助读者来理解他们的观点,但有时稍微控制不好就显得注水严重。相对而言,这本书很干,闲话很少,但是没有让人觉得干的塞牙,原因就是在介绍各种哲学观点间穿插了一部分现实事例和思想实验的内容。在很多人眼里,哲学可能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存在,与现实相距较远。而实质上,哲学问题的来源仍然是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在对问题本质的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断抽象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门槛。

  以书内内容为例,比如针对堕胎会涉及心身问题和道德标准问题,法庭上的一些谋杀判定会涉及人格同一性问题,人工智能会涉及心身问题和自由意志问题等等。

  而思想实验会支持构造一些超越现实的场景来引出问题,从而发现矛盾或者新的观点。这也是我理解的这本书的最大价值,锻炼读者的思辨能力。

  总的来讲,该书所选的核心问题还是比较贴合现实,而不至于产生过高的理解门槛。


  说到这,对于秉着实用主义观点的人可能会问“读这书有啥用啊?”,按我的理解,大概有三方面的作用:

1、对思辨能力的锻炼,让人更趋于理性客观的看待外在世界,俗话来说就是不容易被人骗。

  在该书的第一章里,有一节介绍了部分逻辑学的内容,包括三段论、充分和必要条件、演绎和归纳,以及一些非形式缪误。这一节很关键,可以说是阅读该书的基础。逻辑是针对哲学思辨的基础能力,其实也是针对日常是非判断所需的能力。阅读这几大核心问题的章节,思考这些思想实验,就是反复实践逻辑思辨的过程。

  当前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其中就有大量的逻辑混乱的内容。通过这种思辨练习,可以过滤掉简单的无逻辑内容,省下很多时间,时间即是生命,也算是治病救人了。

  另一方面是让你有意识的去过滤那些唬人的大词以及奇形怪状的新词。读《做哲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基本上不存在让你觉得不知所谓的词语。针对这一点在哲学逻辑的一些基本原则上也存在一些佐证,比如奥卡姆剃刀原则,尊重常识的原则等等。由此,新的概念只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才需要产生。从这个角度看,对于那些造词机器不客气地来讲,要么是傻要么是坏。


2、培养对真善美的判断能力。

  哲学是求真的学问,也是求善的学问。求真是关注事物本质,求善是关注道德标准,了解何为良好生活。以道德相对主义问题为例,这一章主要探讨的是伦理学的内容,涉及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康德的绝对道德,罗尔斯的正义论,诺齐克的自由至上主义,从道德谈到了人的内在价值,国家的合法性等等,和之前阅读的陈嘉映先生著的《何为良好生活》互为对照,颇有启发。


3、开拓思路,提升认知,保持一颗对世界的好奇心。

  向来荐书的主旨,就不用多述了。


  最后提一件事。

  很多年前,还在求学的时候,我买了一本侯捷先生著的《深入浅出MFC》,前言中引用了林语堂先生的一句话,至今记得,深以为然。

  ”只用一样东西,不明白它的道理,实在不高明!”

强迫症

2020.8.31

瑞宝自从会说话之后话越来越多,最近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在说每句话前必须叫爸爸妈妈,如果你不应声,他就一直叫你,直到你应声,他才继续讲。和他聊半小时天,可能要应个百十来次,很让人崩溃。

有时烦的时候,我真的想给瑞宝好好讲讲,什么叫语音免唤醒功能。


西几鸡

2020.9.8

— 瑞宝走,我们出门了!

— 手机!钱包!钥匙!西 ~ 几 ~ 鸡!

媳妇是茶杯

2020.4

和妈妈聊天,

— 我想要媳妇儿……

— 啥是媳妇儿?

— 媳妇儿是古老的茶杯……


明知故问

2020.6.6

妈妈正在喝牛奶

— 妈妈,你在喝什么啊?

— 你这是明知故问!

— 故问啊,我喜欢喝故问!

注:转载自虎扑湿乎乎,原文参见espn辛基辞职信


致费城76人的所有股权合伙人:

  我希望你们能够读到这封信。我在过去的34个月中一直为76人队服务。阿图葛文德,波士顿Brigham & Women’s 医院的外科医生,是我长久以来最喜爱的作者之一。他笑称阅读科学研究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带有负罪感的快感。对我来说,我的负罪感的快感来自于阅读投资者的信。

  我这里希望能够给你们带来一些关于幕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的观点,你们可能从未从其他地方听说过这些东西。你们中很多人都参加了我们最近在纽约召开的股东大会,很多话题在那个会议上已经提到过了。但是我希望这封信能够为你们提供一个对于你们所拥有的组织的更加深入的看法。因此,对于我做错的事情,你们应该预感到一些温和的欢呼以及一些零星的自责。

  现在有很多针对我们的做法的批评,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在一个充满竞争的联盟内,像NBA,总是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做事方法。通常针对这些批评,我们很少为自己进行辩护。大致上来说,为了将工作维持在正确的道路上,需要把眼光放在最长远的地方。为了尝试去说服他人,我们的所作所为显得特别显眼。一些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逐渐觉得我们的行为值得效仿,但另一些会对我们轻视。请尽管叫我为一个老传统,但有时候最佳的处境就是不露锋芒。

  最后,这封信中的内容只针对我今天所服务的业务部分:球队和它的相关运营人士。你们应该对由斯科特·奥尼尔所领导的商业组织感到放心。我能像你们保证,等你们的球队能够在五月更进一步的时候(参加季后赛),斯科特有能力将Delaware Valley地区的人民的口袋掏空。完全不用担心。

  一个有30支充满竞争力的球队所组成的联赛,需要有一个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要能有效的发现更新的、更好的方法去解决一些重复性问题。短期来看,对创新的投资可能看不出什么效果。亚伯拉罕林肯说过:”让我用6小时去砍一棵树,我会先花4小时去磨斧头。”

  在1969年5月,38岁的沃伦·巴菲特坐在一台打字机前,告知他的投资人他将要关闭自己的基金(当时的巴菲特合伙公司)。他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如此,他已经不再有信心继续制定对他的投资人有益的决定,并达成他的之前的承诺。所以他会停止代表他的投资人进行投资。

  对我来说,那一天就是今天。对我们的组织来说,我已经不再有信心能够继续制定对76人队的投资人,也就是你们,有益的决定。所以我可能需要停下来了,并且我也这么做了。

  从情感上来说,事情到了这一步让我觉得非常难过:熬过了最低谷的几年,却要在一切即将要好转之前离开。但事实上,就像年轻的巴菲特说的那样:”我不适应这个环境,同时我不会为了逞能而尝试做我不懂的事情,所以我现在能以一个英雄般的姿态离开。”

  是的,就是这样。

阅读全文 »


“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 —— 《后会无期》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要科学地看待世界。那么正确的标准是什么?何为科学地看待?这些在我脑海中并没有留下太多明显地印记。也许是学生时代“随风潜入夜”地潜移默化,让我对这些概念只是模糊地理解,直到通读《世界观》这本书。

世界观封面
《世界观》封面

  《世界观》是一本普及型读物,也就是说读这本书不需要太多前置知识。副标题是“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很直观,讲的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科学哲学中的各种概念,第二部分讲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牛顿时代整个物理科学的演进历史,最后一部分介绍了近现代的核心科学理论的发展,涉及到量子力学、相对论和进化论。

  看目录内容感觉四平八稳,实际读起来,对以往固有认知的冲击此起彼伏。这种冲击并非是横冲直撞式地颠覆,更多地是让人进入一种深思的状态。


什么是世界观

  按照以往理解,世界观就是如何看待外在客观世界,而《世界观》则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化的拼图比喻。人的各个观点可以看做是拼图的一小块,而最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拼图,则需要各个小块能够恰当地拼合在一起。这里的关键点是“拼合”,也就是所谓的自洽。翻译一下,世界观就是一组有关对世界认知的逻辑自洽的观点。

  拼图有两个特点:一是块数越多越难拼,对比到观点上,观点越多,越容易出现矛盾,越难自洽;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块拼图有问题,特别是中间的拼图出问题,影响范围会很大。换句话说假如核心观点被推翻,整个世界观可能就要重建。这很形象地说明了建立一个自洽的观点体系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而对于人们如何获得观点,书中介绍了两大类理论:真理符合论和真理融合论。简单讲,真理符合论是用理论预测结果和实际的外在客观现象进行对比,符合客观现实即为真;而真理融贯论,则是指观点是否能与当前观点集合相融合,换句话讲,就是是否符合当前公认的科学知识体系(以科学为基础的融贯论)。前者依赖的是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实验,后者则偏重于理论的融合。

  乍一看,真理符合论更靠谱,我都直接观察到了,岂不是更有说服力。但很遗憾的是,一方面,知觉表征论告诉人们你所看到的未必就是客观现实(参考缸中之脑思想实验),另一方面,你想观察到直接证据远没这么简单,拿简单的日心说来讲,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最为直接的证据是最终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被观测到的恒星视差。也就是说,你的感官直觉很难告诉你科学真相。假设你没有任何物理知识,扔到古代去,你绝大可能会认为是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动。《后会无期》里有句话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儿来的世界观?!”抱歉,即使你自己去观,得到的结果也很可能是错的,世界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这么直观和简单。

  这也侧面说明了知识教育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有关科学理论的演进

  阅读《世界观》之前,我对科学的基本性质有两个认知:一是科学的可证伪性;另一个是科学理论是真实世界规律的近似,也就预示着科学革命的必然性。而《世界观》告诉读者,虽然大概如此,但是事情仍然不是这么简单。

  通常,以物理科学为例,基本上是从理论假设出发提出预测,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再对比结果判断理论真伪这样的过程。实验符合预测的情况叫做证实推理,相悖的叫做不证实推理。本质上,证实推理属于归纳推理的一种。但是,由于科学理论本身会有很多预设或者叫辅助假设,也就是说预测是由主体理论结合辅助假设构成的一系列条件推导出来的,而如果预测与实验结果不符,并不能说明主体理论不成立,也可能是辅助假设的问题;相反地,如果预测与实验结果相符,也不能完全地认定主体理论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受到辅助假设的干扰。而对于主体理论和辅助假设的取舍,往往也很复杂,没有一个理论标准。《世界观》还提到了休谟的归纳问题、亨普尔的乌鸦悖论、奎因-迪昂论点等等,在整个科学哲学部分,都在反复强调科学理论证据和推理的复杂性。

  而在科学史部分,尤其是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这个历史阶段的科学理论演进,能看到整个过程是一步步迭代发展的。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历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一直到牛顿,围绕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理论,在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的影响下,逐步推进。直到近现代,两朵乌云引发的物理大厦的重建,成为科学革命的重大事例。


有关科学史的细节

  我读《世界观》收获最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哲学的启示,另一个就是科学史中的细节。以下是其中部分节选内容:

  •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人们就知道地球是圆的,而地心说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自然朴素的观点,并非唯心说。如之前所提到的,很难通过直觉或以当时的观测条件来获得真相,所以不要怀疑古人的智商。
  • 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的计算方法与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非常相近,只是太阳和地球的位置不同,且不需要等距点。他们都基于相同的经验事实,且尊重正圆事实和匀速运动事实(哲学性/概念性事实)。但实质上,哥白尼体系和托勒密体系一样复杂,乃至于在预测和解释方面比托勒密更差。
  • 在没有强力证据的支持下,科学家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会受个人的哲学偏向(哲学性/概念性事实)所影响:
    • 哥白尼可能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认为太阳是“上帝”在宇宙中心的实体代表,所以提出日心说;
    • 开普勒在找出上帝构建宇宙的规律性方面倾注了巨大热情,毕生坚持对于多面体架构的研究,最终提出了三定律;
  • 天主教在16世纪初的宗教改革之前,对新科学观点是持宽容态度的,也愿意在新发现需要时重新对教义进行解读。
  • 人们对于科学理论的工具主义态度:
    • 在哥白尼时代,在天文学界,人们是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托勒密体系,而以工具主义态度对待哥白尼体系(使用哥白尼理论制作天文学表格);
    • 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效应是大质量物体导致时空曲率的一种体现,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实际上,牛顿对于重力也是持工具主义态度的,他自己也不确认引力的客观性;
    • 如果用现实主义态度对待物理学理论,那么就应该用现实主义态度对待相对论,而用工具主义态度对待牛顿理论;

  通过以上的历史细节,可以体会到科学史过程并不是这么简单和直观的。就如作者而言,很多看起来一目了然、已成定式的科学观念并非就这么理所应当,而整个观念形成的过程比想象的复杂很多。简单只是假象,复杂才是根本。科学先驱将现实世界通过简单的公式进行提炼、归纳,意图用简洁优美的数学进行概括,并通过科学教育传达给大众,而在整个过程中,有些细节信息被隐藏过滤掉了,而这些细节并非可有可无,反倒是体现了很多接近本质的东西。


什么是科学的态度

  有人把科学当作信仰,而我从《世界观》中体会到的,科学不是信仰,更多的是一种态度和方法论。自我审视和自我批判,以及严谨的对待现实,这些都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毕竟,科学理论在哲学层面上是无限接近真实,而并非真实。

  我阅读《世界观》最大的收获,就是去努力秉持一种科学的态度去看待世界。此外还有一些感想:

  1. 对科学知识的更迭过程的了解,有助于形成对科学更加客观健康的认知态度,一定程度上避免对权威的盲目崇信,逐步形成个人的独立思考习惯。

  2. 世界是复杂的。对规律的提炼简化,有助于人们的认知理解和学习传播,但并非一定真实可靠。

  3. 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态度,最好的还是从客观理性出发,严谨求真,不盲从不逆心,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4. 基于以上,在通识教育里,对科学史科学哲学的介绍是有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中前期就形成对科学规律更加客观的认知。


  有些书,会开启心智,拓宽胸襟,激发人的自省意识。《世界观》即是如此。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把这纷扰

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 —— 《雾里看花》


相关链接:

《世界观》读书笔记(一)

《世界观》读书笔记(二)

《世界观》读书笔记(三)

第三部分 科学及世界观的新近发展

第二十三章 狭义相对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于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于1916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前者仅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而后者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


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 静止长度为1米的金属棒如果运动起来,它的长度为多少?
    • 如果秉持绝对空间的观点,就会认为空间不会因为运动而缩小或扩大,会认为运动的金属棒还是1米长;
  • 假设一对同卵双胞胎,同一时刻出生,如果你见到其中一个现在年龄是20岁,那另外一个是多少岁?
    • 如果秉持绝对时间的观点,就会认为不管在哪里,对谁来说,时间的流逝都是相等的;


狭义相对论概述

两个前提条件:

  • 光速恒定原则:在真空中,光速的测量值总是相等;
  • 相对性原则:
    • (粗略版)不存在一个优先视角来判定谁在运动而谁是静止的;
    • (严谨版)如果两个观察者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实验室里,只是两个实验室相对于彼此在进行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既不加速也不减速),如果此时两个实验室里正在进行完全相同的实验,那么两个实验的结果将完全相同;


光速恒定原则和相对性原则会造成以下几个结果:

  • 时间膨胀:运动时,时间流逝按以下比率变慢:

    $\sqrt{1-(\frac{v}{c})^2}$ ,洛伦兹-菲茨杰拉德方程式

  • 长度收缩:运动时,长度按以下比率缩短:

    $\sqrt{1-(\frac{v}{c})^2}$

  • 同时性的相对性:从一个正在运动的视角看来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果从一个静止的视角来看就不是同时发生的,快的时间如下:

    $\frac{lv}{c^2}$ , 其中l代表对移动观察者来说两块时钟之间的距离。(相对于运动方向来看,位置在后面的那块时钟,时间走的更快)


不可抗拒的为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一直认为自己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某些常识性观点是显而易见的经验性事实,但其实都是错误的哲学性/概念性事实。


狭义相对论自相矛盾吗

用大卫·莫明在其著作《狭义相对论中的空间和时间》中所使用的方法来解释。


时空、不变量以及研究相对论的几何学方法

根据相对论,闵可夫斯基引入的“时空间隔”的属性是一个不变量属性,具体定义如下:

​ $s^2=c^2\Delta t^2-\Delta x^2-\Delta y^2-\Delta z^2$


阅读全文 »

第二部分 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转变

第九章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的宇宙结构

宇宙的物理结构

关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

  • 约公元前300年~公元1600年间,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在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
  • 地心说最初的原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推理结果;(自然朴素的观点,非唯心说)
  • 地球是球形的,而不是平的;(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
  •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亮,以月球为界分为月上区(月球之外)和月下区(月亮和地球之间);
  • 月球之外行星和太阳的顺序: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及所谓的恒星球面;
  • 太阳、恒星、行星由类似的物质(以太)构成,而且与地球上的任何物质都不相同;
  • 宇宙边缘为恒星球面,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转一圈大约24小时,所有恒星与地球距离相等,都镶嵌在恒星球面上,球面转动时带动其上的恒星一起转动。
  • 按照现在的标准,其所认为的宇宙大小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概念;


关于宇宙的概念性观点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

  • 目的论
    • 目的论解释vs机械论解释
      • 目的论解释:从为实现一个目标、目的或功能的角度给出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心脏会跳动?— 为了输送血液;为什么剑龙背上有巨大的骨板?— 为了调节体温。
      • 机械论解释:不涉及目标、目的或功能的解释。比如为什么苹果树会结出苹果?— 在苹果树演化过程中,这种可结出苹果的苹果树祖先存活了下来,而且比那些不结苹果的苹果树更容易繁殖。因此,在苹果树这个物种的总数中,这种结出苹果的苹果树所占比例特别高。
      •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目的论解释被认为是合理的科学解释。而在现代科学中,机械论解释占主导地位;
    •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每个基本元素都有它的天然目标,就是要到达其在宇宙中的天然位置,比如土元素的天然趋势是要到宇宙中心。
  • 本质论
    • 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天然存在的物体都认为具有本质属性,而物体的本质属性就是目的论的属性。换句话说,物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物体会有它的本质属性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 比如橡树果的天然目标是长成一棵成熟的橡树,而这是由橡树果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而这个本质属性来自于组成橡树果的物质和这种物质的组成方式。

总结:所有自然物体都有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目的论的属性;本质属性决定了物体会有它们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简言之,宇宙被认为是一个目的论的、本质论的宇宙。


第十章 托勒密《至大论》序言:地球是球形的、静止的,并且位于宇宙中心

本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说明尽管亚里士多德世界观中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非常不同,但仍然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 前人的观点并不幼稚或天真;
  • 支持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论据是很完整的,虽然最终证明是错误的,但是其中的错误非常不容易察觉;
  • 造成论据中错误的原因远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这些论据的瑕疵是经过科学史上很多著名人物(比如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共同努力才找到的;

这里要讨论的论据来自托勒密《至大论》序言,其中托勒密提出了大量关于宇宙结构和运转方式的论据。

注:《至大论》在公元150年左右发表,是一本非常专业的科技著作,包括大量的文字和示意图,是一部内容翔实艰深的著作。


地球为球形

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受过教育的人中几乎没有人认为地球是平的。而在《至大论》序言中针对地球为球形提出很多论据:

  1. 地球上不同的观察者看到的太阳、月亮升落的时间并不相同,而且住在东边的人看到的早,西边的人看到的晚;

  2. 同一时刻的月食现象,不同观察者记录的时间并不相同;

  3. 越靠近北极,南方天空的星星越少,北方天空的星星开始出现;

  4. 向高山或地势高的地方航行时,无论何时何方向何前进角度,目的地都一点点增加,像是从海底升起来的;


地球是静止的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思考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或以自身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可能性。《至大论》明确考虑了后者,并给出了多个论据。

  • 常识论据:
    • 假设地球在运动,考虑自转一周的情况。地球周长约25000英里(古希腊的人们已经有大概认识),如果每天自转一周,在赤道地区,地球表面运动速度将超过1000英里/小时,参考坐车对运动的感受,这么高速的运动人们丝毫没有观察到这样的运动效果,这样就给地球在运动提供了不证实证据;
    • 公转的情况类似,速度更快,但是人们没有观察到高速运动的现象;
    • 考虑地球上的巨大物体必须有很大的外力作用下,才能保持运动状态,如果地球是运动的,那么这么巨大的外力谁能一直提供呢?
  • 基于运动物体的论据:
    • 现实情形:将一个物体竖直向空中抛出,物体会垂直于地面向上运动,然后垂直落到地球表面;
    • 等价问题:我们在运动时,向上竖直抛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会落在我们身后,还是会沿弧线运动,然后重新落在我们手中,或落到我们手边的位置?
    • 托勒密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直觉经验选择落在身后,这就成为针对“地球在运动”的不证实推理的论据。
  • 基于恒星视差的论据:
    • 《至大论》中指出恒星的角距离总是保持不变,这个事实支持了“地球是静止的”这一观点;
    • 视差是由于观察者的运动造成的物体位置的明显偏移,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直到1838年)在地球上都没有观察到恒星视差,所以托勒密确定地球没有在运动;
    • 这里的关键辅助假设和距离有关,恒星和地球的距离越大,视差越小。而恰恰这个距离超过了托勒密时期人们的想象,因为过于巨大,导致视差很难被直接观察到。


地球在宇宙中心

托勒密引用了多个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中的论据:

  • 如果地球是球形的,且是静止的,通过观察月球、太阳、恒星、行星都围绕地球转动,作为天体的共同中心,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是很自然的;
  • 根据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由于地球本身似乎主要由土元素组成,而土元素有向宇宙中心运动的天然趋势,推导出地球本身位于宇宙中心;
  • “重的物体有一种向宇宙中心运动的天然趋势”是另一个论据;


阅读全文 »

  记得初知五台的时候,是杨家将那会儿。评书上讲金沙滩血战杨家成了一门忠烈,五郎看破了红尘,在五台山出了家。后来才知道五台和峨嵋、九华、普陀并称四大佛教名山,还是之首。再到今日方明了,五台山上供奉的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掌智慧,所以一到中考高考面试笔试的时候,各路家长齐聚五台给自己的孩子请愿,以求得一个好去处。

  撇开了家长不管,先说说五台的地势。用手掌来粗糙的比喻一下,如果手掌平摊,五指向上代表五个台顶的话,掌心的位置则是著名的台怀镇寺庙群。一般的游客上山后都会到这里打尖住店吃面,赶上五一黄金周,更不例外。人潮涌动,不过倒没感觉出新闻中所谓的黄金周将近2亿人次旅游出行地浩大气势,想来和杭州西湖还不是一个档次啊。

  我们所坐的大巴从西山门入的山,入山口附近就坐落着传说中顺治爷出家的清凉寺。因为时间成本上的考虑,我们遥想了一会儿,最终也未得一见这一传奇景点。沿着公路盘旋而上,间或下坡,看到满眼的淡青披山,草色未足。也许是染上了佛的气质,山景敦厚,很少有陡峭突兀的地方。遥望连绵山势,体味了下多年未遇的感觉。本来想着上山后找机会登台顶,结果时节不合,所以未成行。最后才发现上山和下山成了感受山峦的唯一机会,这是后话。

  上得山来,安排好住处,终于开始了这次佛寺之旅。对于凡夫俗子的我来说,虽然有了双林寺的简单铺垫,但是在台怀镇,如此密集兴旺的寺群组成的气势还是给我一个扑面而来的感觉。进得五台五大禅处之首的显通寺,依次拜了纯木结构的大雄宝殿,砖石以及铜质的佛殿,高大精致的佛像或低首垂眉做慈祥态,或眼视远方关照人间苍生,赞叹之余敬畏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出了显通寺,进了旁边的塔院寺,蹭到旅游团旁边仔细的听导游讲解五台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大白塔,据说是释伽牟尼舍利塔,连带塔基高七十五米,比北海白塔高了近四十米。站在塔底下仰望,高大的塔身遮住了阳光,垂檐下的风铃时不时的摇动,纯白的塔壁上布满了几百年的风尘,让人叹息。塔下四方有四组转轮,据传顺时针转动三周可以祈福,逆时针则是降魔,我们估量了自己的道行后乖乖的绕塔顺时针转起来。

  游完塔院寺,我们直奔黛螺顶准备“小朝台”。民间流传当年乾隆爷经常来五台朝拜,因为五个台顶相距甚远,乾隆又懒的走来走去,所以给黛螺顶寺院的长老下了道轶旨,要求想出一个偷懒的方法,不用登五个台顶而能拜到五方文殊。结果还是一个机灵的小和尚给出了个主意,在五个台顶copy了五台文殊放到了黛螺顶上,然后乾隆爷很满意,觉得这样很和谐。黛螺顶说是不登台,但还是要爬1080级台阶,好在天气不热,努了几口气成功的完成了“小朝台”。

  晚上继续在饭馆挨宰,痛定思痛,决定转天第一个目标就是超市。跑到旅行社打听了一下,被告知这个季节登台将是纯粹的体力锻炼,未有任何的诸如南台赏花北台雪,东台日出西台月的精神奖励。反复斟酌之后终于决定继续在台怀镇里丈量土地。一夜无话,就是一个字,冷。

  转过天来,精力回转,先是继续游览了留有康熙乾隆真迹的菩萨顶,供奉最大的骑狮文殊像的殊像寺, 罗喉寺,圆照寺。然后北上到碧山寺,正好遇到僧人上下午课,见到了传说中的方丈大师。与其他寺院的商业和喧闹不同,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诵经讲禅的所在,所谓的修行。由碧山寺南行,先到集福寺,在这里修行的都是比丘尼。走到高台上,细细观察了上面的七八座小白塔,看似都是用一整块汉白玉石雕凿而成。塔壁上的花纹各异,不知代表着什么。随后在七佛寺拜了所见的室外最大的金色文殊像,普寿寺参观了用 于佛学交流的课室,总之各寺各有各的特色,收获不小。什么时候世俗烦恼多了,这里可是个净心的好地方。

  游览完毕,开始追寻五台著名小吃台磨夹肉的踪迹,最终在一片贩卖旅游纪念品的露天市场里找到了,真是实惠好吃。饱餐一顿后就开始闹后悔,早知此处,何必昨日呢。。。

  坐在下山的大巴上,继续感受着山峦的敦厚气息,远望北台顶的积雪,倏忽不见,倏忽而现。再看台怀镇,缩成一副画似的,渐行渐远。

注:写于2007年5月25日

  5月2日,灵石县。

  顶着烈日走进王家大院,随着导游小喇叭的召唤,成群的旅游团拥挤而过。人们在体会家族历史的同时,接受着民居建筑目不暇接的冲击。王家大院分为东堡高家崖和西堡红门堡,中间由一条长桥相连。4万多平米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高低纵横,错落有致之中却又法度森严,散发着宏伟的气势。

  从门前的照壁开始,砖雕、木雕、石雕、精巧的建筑装饰依次展开。狮子绣球、凤鸟吉祥、百蝠同喜、竹兰芬芳、琴棋书画,代表着俗世祝福和雅洁性情的图案分布在屋檐、门窗、斗拱各处。挂印封侯(塑着蜂窝和猴子)这样以谐音求福的石雕也随处可见。在一些房室中、还有许多刻有忠孝故事的石雕,活灵活现,以时常来教育和提醒子女要谨记圣贤之言。

  在如此多精美细巧的雕塑装饰下,这里的房舍堂院仍呈现出北方土地应有的高大深沉的气质。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阶、石板坡路,随处可见的坚厚结实的青石定下了此处的基调。各样的四合院前后相连,穿堂过院,可以看到堂屋、客厅、厢房、书院,还有依山穿凿的窑洞,里面或许锁着女孩家的闺房深愁。走过甬道,忽然出现的竟然是一个水乡园林般的院落,垂柳青藤,拱桥圆井,一种意外的风景。

  在人们的赞叹声中,我们走出了这片高宅大院。心中回味的同时,感慨着如此精美宏伟的建筑艺术在如今的年代里已凋落,像流去的岁月一样无可复制,不可挽回。

  ……

  将近700年前,勤劳朴实的王诚斋携家带口来到了山西灵石县静升村,扎下了根,种起了地,磨起了豆腐。那时的他可曾想到自己的子孙会在几百年后逐渐成为豪商巨贾,成为出入朝堂的官宦显贵,并建起了气势显赫如城堡般的豪宅?他是否又想到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后,宏大雄伟的城堡已从喧哗归于沉寂,并凝缩成一个家族的印记永远烙刻在了这片耕种过的土地上?

注:写于2007年5月15日